【唐朝州郡是那些】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,其政治制度、行政区划在当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影响力。唐朝时期的州郡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了解唐朝的州郡设置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行政体系和地理格局。
一、唐朝州郡概述
唐朝的行政区划主要分为“道”、“州”、“县”三级。其中,“州”是唐朝最主要的行政单位,而“郡”在唐初仍沿用,但后来逐渐被“州”所取代。因此,在唐代后期,“州”与“郡”常被混用,但严格来说,“郡”更多出现在前期。
唐朝的州郡数量庞大,由于历史变迁、战争和行政区划调整,具体数量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。根据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记载,唐朝全盛时期大约有300多个州,涵盖今天的中国大部分地区,包括西北、西南、东南等地。
二、唐朝州郡分类(简要总结)
1. 京畿地区:以长安为中心,设京兆府、河南府等。
2. 都督府:设于边疆或重要地区,如安西都护府、北庭都护府等。
3. 节度使辖区:中后期设立,如范阳节度使、剑南节度使等。
4. 普通州郡:遍布全国,如扬州、成都、广州等。
三、唐朝主要州郡一览表
| 序号 | 州郡名称 | 所属区域 | 备注 |
| 1 | 长安 | 关中地区 | 唐朝首都 |
| 2 | 洛阳 | 河南地区 | 陪都 |
| 3 | 扬州 | 江苏地区 | 经济文化中心 |
| 4 | 成都 | 四川地区 | 西南重镇 |
| 5 | 广州 | 广东地区 | 海外贸易中心 |
| 6 | 邯郸 | 河北地区 | 古称“邯郸” |
| 7 | 灵州 | 宁夏地区 | 边疆重镇 |
| 8 | 陇州 | 陕西西部 | 地处关中西陲 |
| 9 | 剑南 | 四川地区 | 后期改为剑南道 |
| 10 | 安西 | 新疆地区 | 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|
| 11 | 北庭 | 新疆地区 | 北庭都护府所在地 |
| 12 | 梁州 | 陕西南部 | 后来改为山南道 |
| 13 | 河南 | 河南地区 | 为河南道治所 |
| 14 | 河北 | 河北地区 | 后来改为河北道 |
| 15 | 山南 | 陕西南部 | 后来分为山南东、西道 |
> 注:以上仅为部分代表性州郡,实际数量远多于此。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区划略有调整。
四、结语
唐朝的州郡制度不仅体现了当时国家治理的复杂性,也反映了地理、经济和军事的多重考量。虽然“郡”的概念在后期逐渐淡化,但“州”的设置贯穿整个唐朝,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通过了解这些州郡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唐朝的政治结构与社会面貌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