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成语故事简述】“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”是一个出自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的成语,用来形容古代贤君礼贤下士、勤于政事的精神。这个成语源于周公旦的故事,他为了接待贤才,甚至在洗头时多次停下,吃饭时也多次吐出食物,以示对人才的重视。
一、成语出处与含义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 |
| 出处 | 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 |
| 原文 | “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” |
| 含义 | 形容贤君礼贤下士、勤于政事,时刻关注人才,生怕错过贤能之人。 |
二、成语故事简述
周公是周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,辅佐成王治理国家。他深知治国需要贤才,因此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。为了不耽误接见贤士,他在洗头时会多次停下来握住头发,以便随时接待来访者;吃饭时也会多次吐出食物,以示对来客的尊重和诚意。
这种精神体现了周公对人才的极度重视和谦逊态度,也反映出他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。后世常以此成语赞扬那些勤政爱民、礼贤下士的领导者。
三、成语的现代意义
1. 重视人才: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。
2. 勤政爱民:表达了领导者应尽职尽责、关心百姓。
3. 谦虚有礼:展现了对贤者的尊重与敬仰。
四、总结
“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在任何时代,领导者都应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人才,以勤勉的态度服务人民。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
| 总结点 | 内容 |
| 成语来源 | 周公礼贤下士的故事 |
| 核心思想 | 礼贤下士、勤政爱民 |
| 现代启示 | 重视人才、勤勉工作、谦虚待人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