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京明城墙简介】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,始建于明朝初年,历经数十年建设,最终形成今日的规模。作为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杰出代表,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,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。
一、
南京明城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,是明朝初期为巩固政权、抵御外敌而修建的重要军事设施。城墙全长约35.267公里,高约10米,宽约4至8米,由夯土与城砖砌成,设有多个城门和瓮城,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。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工艺与军事智慧,展现了明代城市建设的高水平。
如今,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旅游景点和文化象征。部分段落已开放供游客参观,成为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名称 | 南京明城墙 |
| 建造时间 | 明朝初年(1366年—1398年) |
| 地理位置 | 江苏省南京市 |
| 总长度 | 约35.267公里 |
| 高度 | 平均约10米 |
| 宽度 | 4至8米 |
| 材料 | 夯土与城砖 |
| 城门数量 | 共有13座主城门及多座小门 |
| 瓮城结构 | 多处城门设有瓮城,增强防御能力 |
| 文化价值 | 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典范,反映明代建筑与军事技术 |
| 现状 |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部分段落对外开放 |
| 旅游价值 | 是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,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|
南京明城墙不仅是一座历史遗迹,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城市史书。它的存在,见证了南京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,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坚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