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心心相印出处于哪里

2025-11-02 10:33:50

问题描述:

心心相印出处于哪里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失望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2 10:33:50

心心相印出处于哪里】“心心相印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心意相通、情感默契。然而,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并不清楚它的出处。那么,“心心相印”究竟出自哪里?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,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。

一、

“心心相印”这一成语最早见于佛教经典,原意是形容佛与佛之间的心意相通,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默契。其出处可以追溯到《维摩诘所说经》(简称《维摩经》),其中有一句“以心印心”,意指佛与佛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心心相印”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、日常交流中,成为表达深厚感情或高度默契的常用语。虽然现代人多用于情侣、朋友之间,但其最初的含义更偏向于精神层面的沟通与共鸣。

二、出处一览表

成语 出处 原文出处 解释
心心相印 佛教经典 《维摩诘所说经》 “以心印心”是最初表达形式,后演化为“心心相印”,强调心灵相通
《维摩诘所说经》 东晋·鸠摩罗什译 第三卷《入不二法门品》 原文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名菩萨不二法门。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:‘居士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入不二法门,当何所从事?’维摩诘言:‘如我意者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’”

三、延伸说明

尽管“心心相印”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,但其最初的来源却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。这种从宗教到世俗的演变,也反映了汉语成语在历史发展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。

此外,在古诗词中也有类似表达,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“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”,虽未直接使用“心心相印”,但同样表达了心灵相通、情意绵长的意境。

四、结语

“心心相印”不仅是一个优美的成语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心灵沟通与情感共鸣的重要体现。了解其出处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。无论是用于文学创作还是日常交流,掌握成语的本源,都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精准与富有韵味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出处,欢迎继续关注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