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书愤原文及翻译】《书愤》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局势的忧愤和壮志未酬的感慨。全诗情感沉郁,语言凝练,是陆游抒发爱国情怀的代表作之一。
一、原文总结
《书愤》全诗共八句,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:
1. 回忆过去:回顾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。
2. 现实对比:对比昔日的雄心与今日的无奈。
3. 国家现状:感叹国事艰难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4. 自我反思: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 
| 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 |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,北望中原,胸怀如山般坚定。 | 
| 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 | 曾经在瓜洲渡口乘楼船夜战,又在大散关骑铁马秋风中征战。 | 
| 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 | 自以为能像长城一样守卫边疆,可镜中已见白发先染。 | 
| 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 | 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千古传颂,千年之后还有谁能与他比肩? | 
三、内容分析
这首诗以“愤”为核心情感,贯穿始终。陆游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英勇事迹,反衬出当下壮志难酬的苦闷。诗中“塞上长城”一句,借用了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的悲愤。“出师一表”则借诸葛亮的忠诚与才华,寄托了对当时朝廷主战派的期望与对主和派的不满。
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简练,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。
四、结语
《书愤》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,更是一幅反映南宋时期社会现实的画卷。它提醒我们,历史的兴衰往往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,而真正的爱国精神,不仅在于豪情壮志,更在于面对现实时的坚持与担当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