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买走私车要判什么罪】购买走私车辆是一种违法行为,不仅违反了国家的进出口管理法规,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及相关法律规定,购买走私车辆的行为可能构成“走私罪”或“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”等,具体定性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而定。
一、法律依据
1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53条:规定了走私普通货物、物品罪,包括未经许可进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、物品,或者以其他方式走私的行为。
2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312条:规定了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适用于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行为。
二、购买走私车可能涉及的罪名及处罚
| 罪名 | 法律依据 | 定义 | 处罚 |
| 走私普通货物、物品罪 | 刑法第153条 | 违反海关法规,逃避监管,非法进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、物品 | 数额较大: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: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: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|
| 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 | 刑法第312条 | 明知是走私犯罪所得而予以收购、买卖、使用等行为 | 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管制,并处或单处罚金 |
三、总结
购买走私车辆的行为,虽然表面上看只是“买方”,但若其明知所购车辆为走私物品,仍进行交易,则可能被认定为“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”。此外,若车辆来源明确属于走私行为,购买者也可能被追究“走私罪”的刑事责任。
因此,购买车辆时应确保车辆来源合法,避免因一时贪图便宜而触犯法律,造成严重后果。
提示:在实际司法实践中,法院会综合考虑购买者的主观故意、车辆来源、交易方式等因素,最终判定是否构成犯罪及具体罪名。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车,避免法律风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