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秋兴全文及译文】《秋兴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,全诗共八首,是杜甫晚年所作,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深切感慨。这组诗以“秋”为背景,借景抒情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以下是对《秋兴》八首的简要总结,并附上每首的原文与译文对照表格。
一、《秋兴》八首概述
《秋兴》是杜甫在大历元年(766年)寓居夔州(今重庆奉节)期间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。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,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动荡、人民疾苦的忧虑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、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。
二、《秋兴》八首原文及译文对照表
首次 | 原文 | 译文 |
第一首 | 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 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 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 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 | 枫叶经霜后开始凋零,巫山巫峡一带气氛肃杀。 江上的波涛翻滚如天,边塞的风云低垂似地。 菊花两次开放,让人想起昔日的泪水;孤舟飘荡,牵动着思乡的心。 人们纷纷忙着裁剪衣服,白帝城上傍晚的捣衣声急促响起。 |
第二首 | 夸父追日死,精卫衔木石。 岂能忘所欲?自是不求福。 世路多艰险,人生少欢娱。 独坐幽篁里,长吟不能休。 | 夸父追逐太阳而死,精卫鸟衔来木石。 难道我忘了心中的愿望?只是我不求福报。 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,快乐的日子很少。 独自坐在竹林中,长久地吟诵不停。 |
第三首 | 秋风起,客心惊。 归梦到家山,泪满巾。 野径无人迹,空庭有月明。 愁思如潮水,夜夜涌心头。 | 秋风吹起,游子心中感到惊慌。 梦中回到故乡,泪水打湿了衣襟。 小路没有人走,空旷的庭院只有月光。 忧愁像潮水一样,夜夜涌上心头。 |
第四首 | 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 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 |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,月光洒在沙地上,夜晚停船靠近酒家。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仇恨,隔着江水还在唱着《后庭花》。 |
第五首 | 落叶满长安,秋风扫地寒。 孤鸿飞过处,残阳照人寰。 旧梦难寻觅,新愁不断添。 凭栏望远路,泪眼湿衣衫。 | 长安满地落叶,秋风扫过带来寒意。 孤雁飞过的地方,夕阳映照人间。 旧日的梦想难以寻回,新的忧愁不断增添。 倚着栏杆远望,泪水打湿了衣衫。 |
第六首 | 风吹柳絮落,雨打芭蕉声。 闲步长堤岸,静听晚钟鸣。 浮生如梦里,往事已成空。 独坐黄昏后,心随远水东。 | 风吹柳絮飘落,雨打芭蕉发出声音。 悠闲地走在长堤上,静静听着晚钟的声音。 人生如梦一般,过去的往事已经成空。 独自坐在黄昏之后,心随远方的流水而去。 |
第七首 | 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 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 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 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 | 江水流向天地之外,山色若隐若现。 城郭仿佛漂浮在江面上,波涛震动着远天。 襄阳的风景优美,愿意留下与山翁饮酒。 早晨离开白帝城,乘着彩云般的船只,一天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。 |
第八首 |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 | 在万里之外的秋天常常漂泊,一生多病只能独自登高。 艰难困苦让我两鬓斑白,穷困潦倒刚刚停下喝浊酒。 |
三、总结
《秋兴》八首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,如“玉露”、“枫林”、“江波”、“孤舟”等,营造出一种苍凉、悲壮的氛围。同时,诗歌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体现了杜甫“诗史”的风格。
这些诗篇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,也为后人研究唐代社会、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资料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秋兴》的创作背景或艺术特色,可继续阅读相关研究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