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扫黑除恶资料内容】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社会治理行动,旨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行为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自2018年起,全国范围内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本文将对“扫黑除恶”相关资料内容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。
一、扫黑除恶政策背景
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、国务院根据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。其核心目标是依法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,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,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。
二、扫黑除恶重点打击对象
打击对象 | 具体表现 |
黑恶势力 | 以暴力、威胁等手段控制基层政权、垄断市场、欺压群众等行为 |
“村霸”问题 | 利用家族或宗族势力操纵基层选举、侵吞集体资产等 |
涉黑涉恶“保护伞” | 国家公职人员包庇、纵容黑恶势力 |
涉及“套路贷”、“校园贷”等非法金融活动 | 通过虚假合同、高利贷等方式侵害群众利益 |
涉及电信诈骗、网络赌博等新型犯罪 | 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|
三、扫黑除恶主要措施
措施 | 内容说明 |
建立线索举报机制 | 鼓励群众通过多种渠道提供黑恶势力线索 |
强化政法机关联动 | 公安、检察、法院等部门协同作战,形成打击合力 |
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| 针对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开展集中整治 |
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| 提升农村和社区治理能力,防止黑恶势力渗透 |
推动法治宣传教育 | 提高群众法律意识,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|
四、扫黑除恶阶段性成果(部分数据)
时间 | 成果概要 |
2018年 | 全国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,恶势力犯罪集团6960个 |
2019年 | 累计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“保护伞”案件1.5万起 |
2020年 | 持续推进“清零”行动,实现存量案件基本清零 |
2021年 | 巩固成果,建立长效机制,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|
五、扫黑除恶意义与影响
扫黑除恶不仅有效震慑了黑恶势力,也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同时,它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,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。此外,通过打击“保护伞”,进一步净化了党风政风,增强了政府公信力。
六、未来方向
随着扫黑除恶工作的持续推进,下一步将更加注重源头治理、系统治理,强化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,确保扫黑除恶常态化、规范化、法治化。
结语:
扫黑除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只有不断深化打击力度,加强法治建设,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,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