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河间有游僧译文

2025-10-03 09:56:27

问题描述:

河间有游僧译文,蹲一个有缘人,求别让我等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3 09:56:27

河间有游僧译文】一、

《河间有游僧》是一则出自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的短篇寓言故事,作者为清代文学家纪昀。文章讲述了一位游方僧人因偶然发现一块奇特的石头,误以为是“宝物”,并试图将其带回家中,结果却因石头太重而无法移动,最终放弃的故事。这个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情节,揭示了人性中的贪欲与盲目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“知足常乐”的道理。

故事虽短,但寓意深刻,语言简洁,结构紧凑,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和哲理性。

二、原文与译文对照表:

原文 译文
河间有游僧,行乞于市。 河间有一位游方僧人,在市场上行乞。
一日,见石如牛,大喜曰:“此奇货也!” 一天,他看到一块石头像牛一样大,高兴地说:“这是难得的宝贝啊!”
欲负之归,力不胜,乃弃而去。 想要把它背回去,但力气不够,于是只好放弃离开。
人问其故,曰:“吾非不能负,特以石重耳。” 有人问他原因,他说:“我不是不能背,只是石头太重罢了。”
闻者笑曰:“汝既知其重,何不早弃?” 听到的人笑着说:“你既然知道它重,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放弃呢?”

三、寓意解析:

内容 解析
游僧误认石头为宝 揭示人们常常被表面现象迷惑,缺乏判断力。
力不胜而放弃 表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退缩。
“吾非不能负,特以石重耳” 显示了自我安慰的心理,反映出人的自欺倾向。
“汝既知其重,何不早弃?” 反问句式强调了“知难而退”的智慧,提醒人们应及早决断。

四、总结:

《河间有游僧》虽然篇幅简短,但寓意深远。它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,表达了对贪婪、盲目追求和自我欺骗的批判,同时也传达出“知足常乐”、“及时止损”的人生智慧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,应保持清醒的头脑,做出理智的选择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