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寥廓解释是什么】“寥廓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文学或诗词中,用来形容空间广阔、景象辽远。它不仅具有字面意义,还带有浓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。下面将从含义、用法、出处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寥廓”一词主要表示空间的辽阔、视野的开阔,也可引申为心境的豁达或环境的空旷。在古诗词中,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宏大与壮丽,如“天高云淡,寥廓江天万里霜”等。此外,“寥廓”也常与“苍茫”“浩渺”等词搭配使用,增强画面感和诗意。
该词多用于书面语,尤其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理解“寥廓”的含义,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中的描写手法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寥廓 |
拼音 | liáo kuò |
基本含义 | 空间辽阔、视野宽广;也可指心境豁达、环境空旷 |
常见用法 | 多用于文学、诗词中,形容自然景色或心境 |
感情色彩 | 中性偏积极,常带有一种宏大的美感 |
常见搭配 | 寥廓天空、寥廓江天、寥廓无边、寥廓苍茫 |
出处举例 | 杜甫《登高》: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(虽未直接出现,但意境相近) 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:“万类霜天竞自由,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 |
现代应用 | 多见于文章、诗歌、散文等文学体裁中,表达对自然或人生的感悟 |
口语使用频率 | 较低,多为书面语 |
三、结语
“寥廓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,不仅表达了空间上的广阔,也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。在阅读和写作中,适当使用这一词语,能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审美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