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巧舌如簧的解释

2025-09-29 18:21:25

问题描述:

巧舌如簧的解释,在线求解答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9 18:21:25

巧舌如簧的解释】“巧舌如簧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才极好,能说会道,尤其是善于花言巧语、巧辩善辞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,暗示说话者虽然语言流利,但可能缺乏真诚或实际内容。

该成语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桑扈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意思是说,那些花言巧语的人,脸皮很厚,没有羞耻之心。后来,“巧舌如簧”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,广泛用于描述那些善于言辞却未必有真才实学的人。
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巧舌如簧
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
出处 《诗经·小雅·桑扈》
本义 形容人言语动听,能说会道
引申义 常含贬义,指花言巧语、虚伪善辩之人
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口才好但不诚实的人
近义词 巧言令色、能说会道、口若悬河
反义词 木讷寡言、直言不讳、笨嘴拙舌

二、使用示例

1. 正面用法(较少):

他在辩论赛中表现得非常出色,真是巧舌如簧,令人佩服。

2. 负面用法(常见):

那个推销员巧舌如簧,说什么都让人信以为真,其实都是骗人的。

三、成语的现实意义

在日常生活中,“巧舌如簧”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,关键在于说话者的意图和内容是否真实。如果一个人能言善辩且言之有物,那确实是值得称赞的能力;但如果只是靠花言巧语来掩饰事实或欺骗他人,则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。

因此,在使用这一成语时,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含义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

四、结语

“巧舌如簧”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,既体现了语言的魅力,也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注重内容的真实与诚意。掌握其正确用法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