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】“痛定思痛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在痛苦之后回想痛苦”,引申为在经历痛苦或失败后,冷静下来进行反思和总结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从挫折中吸取教训、避免重蹈覆辙的态度。
“痛定思痛”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《与李翱书》,原意是“在痛苦之后才想到痛苦的根源”。后来,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人在经历了困难、失败或痛苦之后,能够冷静地回顾过去,从中汲取经验教训,以避免再次犯错。
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体现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力和对未来的规划意识。
表格:痛定思痛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痛定思痛 |
出处 | 《与李翱书》(唐代·韩愈) |
字面意思 | 在痛苦之后回想痛苦 |
引申含义 | 经历痛苦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|
使用场景 | 失败、挫折、错误后的自我反省 |
用法 | 常用于叙述个人或集体在遭遇困境后的反思过程 |
同义词 | 反思、悔过、吸取教训 |
反义词 | 麻木不仁、视而不见 |
适用对象 | 个人、团队、组织等 |
文化意义 | 体现中华文化中“知错能改”的精神 |
通过“痛定思痛”,人们能够在失败中找到成长的契机,从而更加成熟、理智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与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