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肃然起敬意思】“肃然起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某种庄严、神圣或令人钦佩的事物时,内心产生的一种敬畏和尊重的情感。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人或事的敬重,也体现了说话者内心的庄重与严肃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肃然起敬 |
拼音 | sù rán qǐ jìng |
含义 | 形容因受到某种庄严、神圣或令人钦佩的事物而产生敬畏和尊重的心情。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对英雄人物、伟大事迹、庄严场合等的敬仰之情。 |
情感色彩 | 正面、庄重、敬重 |
近义词 | 恭敬、敬仰、肃立、肃穆 |
反义词 | 轻蔑、不屑、傲慢、轻视 |
二、用法解析
“肃然起敬”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中,强调的是情感上的变化。比如:
- 当一个人听到一位伟人的事迹后,会肃然起敬。
- 看到一幅历史悠久的古画,人们常常会肃然起敬。
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,也可以用于对某种精神、信仰或文化传统的尊重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站在烈士纪念碑前,肃然起敬,久久不愿离去。
2. 听完老教授的演讲,学生们肃然起敬,纷纷鼓掌表示敬意。
3. 面对国家英雄的英勇事迹,每一个人都感到肃然起敬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肃然起敬”是形容词性成语,不能单独作谓语,一般需要搭配主语和动词使用。
-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,更适合书面语或正式场合。
- 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,避免滥用。
五、结语
“肃然起敬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。它让我们在面对伟大的事物时,能够停下脚步,用心去感受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尊敬与敬畏。在现代社会中,保持这种态度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、尊重他人、提升自我修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