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思】一、
“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《南园十三首》之一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出身平凡,但心怀壮志,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。
“少小虽非投笔吏”中的“投笔吏”指的是东汉名将班超,他原本是文职官员,后来弃文从军,最终立下赫赫战功。这里诗人用“投笔吏”比喻自己虽然年少时并非有显赫背景或官职,但内心却有着与班超一样的报国之志。
“论功还欲请长缨”中的“长缨”是指古代将士出征时所佩戴的红色带子,象征着英勇和担当。诗人表示即使年纪尚轻,也希望能像英雄一样,为国家建功立业,甚至愿意主动请缨出征。
整句诗展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命运、不甘平庸、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风貌。
二、表格解析
原句 | 含义解释 | 作者与出处 | 表达情感 |
少小虽非投笔吏 | 虽然年少时并不是像班超那样的文人从军者 | 李贺,《南园十三首》 | 表达诗人虽出身普通,但志向远大 |
论功还欲请长缨 | 即使没有功劳,也想要主动请缨,为国效力 | 李贺,《南园十三首》 | 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|
三、延伸理解
这首诗不仅是李贺个人情感的抒发,也反映了唐代许多士人的共同精神面貌——即便身处逆境,也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。这种“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的精神,在后世文学中常被引用,成为激励人心的名句。
此外,“投笔吏”和“请长缨”这两个意象,也常被用于形容那些不甘平凡、勇于担当的人,具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在现代语境下的应用或相关诗词对比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