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】硫代硫酸钠(Na₂S₂O₃)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,广泛应用于滴定分析中,尤其是在碘量法中。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是实验操作中的重要环节,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本文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标定过程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。
一、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置
1. 试剂准备
- 硫代硫酸钠晶体(Na₂S₂O₃·5H₂O)
-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
- 酸性条件下的稳定剂(如少量盐酸)
2. 配置步骤
-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硫代硫酸钠晶体,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。
- 若需长期保存,可加入少量稀盐酸以防止分解。
- 溶液应避光保存,避免光照导致分解。
3. 浓度控制
- 常用浓度为0.1 mol/L,具体根据实验需求调整。
- 配置后应尽快使用,或在低温下密封保存。
二、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
1. 标定原理
硫代硫酸钠溶液通常使用重铬酸钾(K₂Cr₂O₇)作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,反应如下:
$$
Cr_2O_7^{2-} + 14H^+ + 6I^- \rightarrow 2Cr^{3+} + 3I_2 + 7H_2O
$$
$$
I_2 + 2S_2O_3^{2-} \rightarrow 2I^- + S_4O_6^{2-}
$$
通过滴定反应计算硫代硫酸钠的准确浓度。
2. 标定步骤
-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重铬酸钾,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碘化钾。
- 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,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。
- 使用淀粉指示剂判断终点(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)。
3. 计算公式
标定浓度计算公式如下:
$$
C_{\text{Na}_2S_2O_3} = \frac{C_{\text{K}_2Cr_2O_7} \times V_{\text{K}_2Cr_2O_7}}{V_{\text{Na}_2S_2O_3} \times \frac{6}{1}}
$$
三、关键信息汇总表
项目 | 内容 |
实验名称 |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|
主要试剂 | 硫代硫酸钠、重铬酸钾、碘化钾、盐酸、淀粉 |
配置方法 | 称量→溶解→稀释→避光保存 |
标定方法 | 重铬酸钾作基准物,碘量法滴定 |
反应类型 | 氧化还原反应 |
指示剂 | 淀粉(用于检测碘的终点) |
浓度范围 | 通常为0.1 mol/L |
注意事项 | 避光、避热、避免空气接触 |
四、实验注意事项
- 配制时应使用去离子水,避免杂质影响结果。
- 标定过程中需控制酸度,确保反应完全。
- 滴定时应缓慢加入,避免过量。
- 溶液应现配现用,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浓度变化。
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与严谨的数据记录,可以有效提高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,为后续分析实验提供可靠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