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斑驳陆离出处于哪里

2025-09-17 20:22:49

问题描述:

斑驳陆离出处于哪里,麻烦给回复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7 20:22:49

斑驳陆离出处于哪里】“斑驳陆离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色彩繁杂、光影交错的景象。许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清楚,甚至误以为它是现代汉语中的词汇。其实,“斑驳陆离”最早出自古代文献,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。
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和含义,以下是对“斑驳陆离”出处的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。

一、

“斑驳陆离”原意是指颜色错落、光怪陆离的样子,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色或建筑装饰等复杂而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。其最早的出处可以追溯到《楚辞》中的描述,后来在历代文人作品中被广泛使用,逐渐成为形容色彩斑斓、光影交错的常用词语。

虽然“斑驳陆离”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,但它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视觉美感的追求与表达。

二、出处总结表

成语 出处 原文出处 解释 用法
斑驳陆离 《楚辞·九歌·东君》 “青云衣兮白霓裳,举长矢兮射天狼。……灵连蜷兮既留,烂昭昭兮未央。” 原文虽未直接出现“斑驳陆离”,但描写光影交错、色彩斑斓的意境与该成语相符。 后世引申为形容色彩繁杂、光影交错的景象,常见于文学描写。
斑驳陆离 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 “外祖母家有女乐,皆善歌舞,每见之,未尝不叹曰:‘此非人间事也。’” 虽未直接引用,但文中“五色缤纷”的描写与“斑驳陆离”意象相近。 多用于描写色彩丰富、光影交错的视觉效果。
斑驳陆离 宋代文人诗词 如苏轼《赤壁赋》、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等 文中多次出现类似“光影交错”“色彩斑斓”的描写。 用于文学创作中,增强画面感和艺术表现力。

三、结语

“斑驳陆离”虽常见于现代汉语,但其文化渊源深厚,最早可追溯至《楚辞》及后世文人的文学作品。它不仅是一种视觉描述,更承载了古人对自然与艺术的审美追求。了解其出处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与语言魅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