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带并字的成语有哪些】在汉语中,“并”字常用于成语中,表示“同时、一起、合并、并且”等含义。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,也体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逻辑性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有“并”字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。
一、总结
“并”字在成语中通常起到连接两个事物或动作的作用,有的表示同时发生,有的表示合并统一,还有的表示强调。以下是部分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带“并”字的成语,按其含义分类整理如下: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含义解释 | 出处/用法 |
并驾齐驱 | 比喻彼此力量、地位、才能等不相上下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 |
并行不悖 | 同时进行而不冲突 | 《礼记·中庸》 |
并肩作战 | 彼此并排战斗,形容团结一致 | 现代常用 |
并存共荣 | 不同的事物共同存在并发展 | 多用于描述社会现象 |
并蒂莲花 | 比喻夫妻恩爱、感情深厚 | 古诗词常用 |
并吞八荒 | 指统一天下,势力扩张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
并重并举 | 两者同样重视,同时进行 | 多用于政策、措施 |
并力同心 | 齐心协力,共同努力 | 《左传》 |
并刀如水 | 比喻锋利的刀,也指清冷的月光 | 唐·李贺《马诗》 |
并日而食 | 两天吃一顿饭,形容生活贫困 | 《汉书·鲍宣传》 |
三、结语
以上成语中,“并”字多用于表示并列、同时、合并等含义,使语言更加生动、形象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恰当使用这些成语可以增强表达效果,使文章更具文采和深度。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运用能力,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