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曹刿论战翻译越少越好】《曹刿论战》是《左传》中的一篇经典文章,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以弱胜强的故事。本文通过简洁的翻译和总结,呈现其核心内容。
一、原文与简要翻译对比
原文 | 简译 |
十年春,齐师伐我。 | 鲁庄公十年春天,齐国出兵攻打鲁国。 |
公将战,曹刿请见。 | 庄公准备应战,曹刿请求进见。 |
其乡人曰:“肉食者谋之,又何间焉?” | 他的同乡说:“当权的人会谋划,你何必参与?” |
刿曰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 | 曹刿说:“当权的人目光短浅,不能深谋远虑。” |
乃入见。 | 于是进宫见庄公。 |
问:“何以战?” | 问:“凭什么作战?” |
公曰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 | 庄公说:“衣食这些安身的东西,不敢独自享用,一定分给别人。” |
对曰:“小惠未遍,民弗从也。” | 曹刿回答:“这点小恩惠没有普遍施予,百姓不会跟从。” |
公曰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” | 庄公说:“祭祀用的牛羊玉器,不敢虚报,一定诚实。” |
对曰: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” | 曹刿说:“这点小诚信不被信任,神灵不会保佑。” |
公曰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” | 庄公说:“大大小小的案件,虽然不能一一明察,但一定按实情处理。” |
对曰:“忠之属也。可以一战。战则请从。” | 曹刿说:“这是尽职的表现,可以一战。如果打仗,请让我跟随。” |
二、总结
《曹刿论战》通过曹刿与庄公的对话,强调了“取信于民”是战争胜利的根本。曹刿认为,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,才能赢得战争。他提出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”,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法治思想。
这篇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展现了古代政治智慧和军事策略。
关键词:曹刿论战、翻译、简要、总结、表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