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箪食的读法】“一箪食”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高度赞扬,强调了他在贫困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安贫乐道的精神。
在日常阅读或学习中,“一箪食”的读音是一个常见的疑问点。下面将从字义、读音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注音 | 含义 | 出处 |
一箪食 | yī dān shí | 一(yī) 箪(dān) 食(shí) | 一篮子饭;指少量的食物 | 《论语·雍也》 |
- 一:数量词,表示“一个”。
- 箪:古代盛饭的竹器,形状像筐,多用于装饭。
- 食:食物,饭食。
二、读音说明
- 一:第一声(yī),常见于单字发音,如“一天”、“一年”。
- 箪:第一声(dān),注意不要误读为“dǎn”或“dàn”。
- 食:第二声(shí),与“时”同音,不是“sì”。
在古文中,“食”有时也读作“sì”,如“食客”中的“食”读作“sì”,但在“一箪食”中应读作“shí”。
三、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
1. “箪”字读音易错:很多人可能误读为“dǎn”或“dàn”,但正确读音是“dān”。
2. “食”字多音字:在不同语境中有“shí”和“sì”两种读音,需根据上下文判断。
3. 整体读音连贯性: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自然,避免断句不当。
四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一箪食 |
正确读音 | yī dān shí |
字义解释 | 一篮子饭,形容简朴的生活 |
出处 | 《论语·雍也》 |
注意事项 | “箪”读“dān”,“食”读“shí”;注意多音字的使用场景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一箪食”的读法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掌握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及含义。在学习古文时,准确理解字词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