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三五时期共有多少农村人口脱贫】在“十三五”规划(2016—2020年)期间,中国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战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权威数据,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,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,实现了全面脱贫目标。本文将对“十三五”时期农村人口脱贫情况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数据。
一、总体情况
“十三五”时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。中国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,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战略,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改善民生条件,提升群众生活水平。
到2020年底,按照现行标准,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,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。这是中国减贫史上的重大里程碑,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二、农村人口脱贫数据汇总
以下为“十三五”期间各年度农村人口脱贫情况的统计数据:
年份 | 脱贫人口(万人) | 贫困发生率(%) | 备注 |
2016 | 1240 | 4.5 | 脱贫攻坚全面启动 |
2017 | 1289 | 3.1 | 脱贫成效显著 |
2018 | 1386 | 1.9 | 脱贫任务进入攻坚期 |
2019 | 1560 | 0.6 |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|
2020 | 551 | 0.0 |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|
注: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年度报告。
三、主要措施与成果
1. 精准扶贫政策:通过建档立卡制度,精准识别贫困人口,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。
2. 产业扶贫:发展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电商扶贫等,增强贫困地区“造血”功能。
3. 教育扶贫:加强农村义务教育,提高贫困人口素质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
4. 健康扶贫:建立医疗保障体系,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。
5. 易地搬迁扶贫:帮助生态脆弱地区和偏远山区群众搬出大山,改善生活条件。
四、总结
“十三五”时期,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大规模脱贫,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。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亿万农民的生活水平,也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,乡村振兴战略将继续推进,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,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各地脱贫情况或具体案例,可参考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报告》等相关官方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