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暴殄天物意思】“暴殄天物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批评浪费资源、破坏事物的行为。它出自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意指残害、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,是一种不珍惜自然和资源的表现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解释 | 出处 |
暴殄天物 | bào tiǎn tiān wù | 暴:损害;殄:灭绝;天物:自然界的万物。意思是任意糟蹋、浪费宝贵的资源或物品。 | 《尚书·武成》 |
二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示例句子 |
作谓语、宾语 | 他浪费粮食,简直是暴殄天物。 |
用于批评浪费行为 | 公司大量丢弃未使用的产品,这简直是暴殄天物。 |
强调对资源的不珍惜 | 现在很多人不懂得节约,真是暴殄天物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浪费资源、挥霍无度、糟蹋东西 |
反义词 | 精打细算、勤俭节约、珍惜资源 |
四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暴殄天物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资源的尊重。古人认为,天地万物皆有其价值,不应随意破坏或浪费。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尤其是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。
五、总结
“暴殄天物”强调的是对资源的不珍惜和浪费行为,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尊重自然、滥用物资的人或现象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树立节约意识,避免成为“暴殄天物”的人。
结语:
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了解“暴殄天物”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珍惜资源,尊重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