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根深蒂固什么意思】“根深蒂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某种观念、习惯或制度等在人们心中已经深深扎根,难以改变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长期存在的现象或思想,强调其牢固性和持久性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解释 |
根深蒂固 | 比喻基础稳固,不易动摇。原指树木的根扎得深,茎长得很结实,后引申为某种思想、制度、风俗等在社会中长期存在并影响深远。 |
二、来源与出处
“根深蒂固”出自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;虽有镃基,不如待时。”虽然不是直接出自此句,但该成语的比喻意义源于古代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观察,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和思想领域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举例 |
描述传统观念 | “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早已根深蒂固。” |
表达制度稳定 | “这种制度在基层已经根深蒂固,短时间内难以改变。” |
形容不良习惯 | “他身上的一些坏习惯,已经根深蒂固,很难改正。”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根本稳固、牢不可破、积重难返 |
反义词 | 轻而易举、一触即溃、浮于表面 |
五、总结
“根深蒂固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某些事物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深远、难以撼动。它不仅可用于描述自然现象,更常用于社会、文化、心理等方面,表达一种长期积累、稳固不变的状态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、来源、用法以及相关词汇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价值。